开始你的表漿
当前位置:首页>甄子丹>>葛肇煌(杜月笙) > 正文

葛肇煌(杜月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葛肇煌,以及杜月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漫谈江湖,《古惑仔》中洪兴社的原型究竟是谁?

1994年,香港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将牛佬的黑帮主题漫画《古惑仔》搬上荧幕,改编成同名电影。一经上映,就火爆港台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地。该系列电影票房大卖,不断加拍续集,仅仅是正传系列一拍就是六部(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只手遮天、战无不胜、龙争虎斗、胜者为王),拿下十二亿票房。

该系列电影的火爆不仅让郑伊健(陈浩南),陈小春(山鸡)等一众主演红极一时,也让“洪兴社”等黑帮进入普罗大众视野,从电影诞生之日直至现在,人们不断在问,洪兴是否真有原型?

要探询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从洪门(天地会)、三合会、和合图、14K和新义安说起。

01

洪门(天地会)

洪门也称“天地会”。清代南方主要秘密结社。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俗称洪帮。洪门的起源是一本糊涂账。乾隆五十三年捕获了台湾天地会(天地会亦称洪门)大统领严烟,审讯时提及洪门起源,一问三不知:“此教起于何年,我实不能知道。但听陈彪说,此教年代久远,从前有个朱姓、李姓同起的。朱姓叫朱鼎元,李姓实不知道名字……”

关于发源地,也不清楚。四月十四日,严烟供说:“闻起自川省。”政府当然要细查,将四川翻得翻天覆地,翻成了“川四”也没什么结果。四川总督李世杰实在找不出洪门根据地,八月壬辰上奏:“四川省到处查访,实无天地会之名。”

但不论怎样,目前普遍流传的洪门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源自天地会内秘籍,其自称系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或雍正甲寅年(1734)年创立;另一说法是民国以后,洪门成员称其会创自郑成功;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档案以及清代官书记载为福建漳浦僧提喜(即洪二和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或三十二年创立。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为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 ,又传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10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

虽然起源搞不清楚,但洪门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却闹得轰轰烈烈。风云200年,其分支组织白莲教、红灯照、红枪会、大刀会、小刀会、袍哥……天天闹着要“反清复明”。清廷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但洪门中人反对清廷的活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清前期除卢茂起义与李少敏起义外,重要的还有台湾林爽文起义﹑台湾小刀会起义﹑陈周全起义起义。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重要的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的斗争。

辛亥武昌起义,四川、陕西、湖南、浙江等地均由洪门率先发动。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其中的厉害人物当有洪门堂主袁静雪,此人差点打进敌人的被窝。她是袁世凯的女儿,溥仪选妃时的种子选手。可惜十进八时被淘汰了。另一个就不得不说孙中山了,孙中山是洪门中职位很高的“双花红棍”,其在《孙文学说》提及了洪门:“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

清灭亡后,“反清”“安清”失去意义。洪门丧失斗争目标,逐渐蜕化变质。进入民国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转化成黑帮的洪门,活跃在华南地区。20世纪初,洪帮是上海帮派势力最大的,地位最高的人是范高头。黄金荣、李超五、刘福彪、潘钰卿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洪帮最先由福建扩展到广东、广西,覆盖整个华南地区,然后以广东、福建为跳板,发展到台湾、澳门,及东南亚、美洲等其它地区。

02

三合会

香港黑帮往上要追溯到清代的“洪门”,后改称“三合会。据传,三合会的名称就与广东有关,一种说法是三合会单指广东的洪门组织,因为广东省有东江,西江,北江三条河流;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三合会称谓起源自洪门首任香主陈近南率众起义失败,战死于广东省惠州的高溪庙,其徒众拥天佑洪(原名苏洪光者)继续与清廷对抗。他们认为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到好处,故又名三合会。

清朝亡后到二次大战后,三合会已经演变成为香港传统江湖秘密结社的统称。近半世纪以来,三合会的各帮派行为包括收取保护费、贩卖毒品、洗黑钱、非法赌博、经营性产业等所谓黄、赌、毒的偏门行业。个别成员亦会进行偷窃、诈骗、绑票及恐吓勒索等犯罪行为。香港大型的三合会会员约20多万人以上,大部分小型街头帮派里中有7-10%的黑社会成员是活跃份子,若然统一所有香港三合会和黑帮,可达致40万-50万人以上,所以香港往往将三合会与黑社会混在一谈。换句话说,三合会是个筐,什么帮派都可往里头装。

03

和合图

19世纪80年代,由于清末政府的固步自封与腐败无能,当时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导致大批百姓流亡港澳地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这其中有一部分被当成“猪仔”,让人贩子贩卖到港澳地区,充当社会最底层的苦力人员。这些被当作“猪仔”卖掉的主要的就是四邑“南番顺”人,所谓南番顺是彼时对广佛辖区的统称,地区有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四邑人,包含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客家人,围头人(佘族)等。这些“南番顺”虽然人数众多,却并没有自己的组织。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经常受到上层社会的压榨与凌辱。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南番顺工人们虽身在香港,却心系国家安危。在战争正式爆发后,工人们联合本土围头人,拒绝接驳法国船只的一切货物。法国商船立马向海事处,水警等部门求助。之后水警以《商船条例》为由,称工人不卸载货物就是犯法,因此拘捕的工人达数十人之多。此事发生后,身为围头人的赖忠(盲忠,后和合图话事人。),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此人早年曾在“拔萃书院”读书,受过很好的教育,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找到了拘捕工人的水警,请求放人,好话说尽,可并没有什么用处。水警方面坚持认定,工人不卸货就是犯法。

此次事件过后,工人们深知团结的重要。于是在诸多小团体的联合倡议下,1884年10月3号,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香港工人游行示威大罢工。抗议英法两国镇压中国爱国运动,与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工人游行示威活动全面爆发,码头再无一名搬运工人,使得法国商船的很多货物无法下船,码头的船越来越多,货物越来越多,很多不能长时间积压的货物损坏,法国商人损失惨重。在游行示威的第三天,港英政府派出军队进行镇压,派出警察去各个小团体的居所,找团体头目谈话,危言恐吓,迫使工人们重新去往码头,可人虽去了,货物还是不下了。

10月3日的大游行备受国际瞩目了,此时的港英政府不敢再闹出更大的事件,只能好话说尽后,派出警员与军队一起帮忙卸货,但凡愿意卸货的工人亦出高价聘之。团结罢工的成果使各个小团体看到了团结的力量,罢工事件一结束。活跃的赖忠“盲忠”就联络每个小团体加入,联合注册了名为“合和图”的“合法社团”。而“和合图”的首任掌舵,便是有“盲忠”绰号的赖忠。赖忠手下又有十二名小帮派首领分别为马骝王、方万仔、豆皮梅、大眼胜、尖不甩、叻仔、袁坨坨、先生多、矮仔周、扁垯垯、驼背华于崩牙才,分管十二个小帮派。在后来“和合图”也被叫“合和桃”“老歪”,而赖忠就是“歪嘴皇帝”。后期香港很多的知名帮派,便是在“和合图”分支出去的,包括现在香港最活跃的社团“和胜和”,还有“和利群”、“和一平”、“和二平”“和利和”等等这些,全是“和合图”的分支。俗称“和字头”。

04

和胜和

1884年-1909年,和合图在香港共成立有26个小堂口,他们也没有严格的帮规制度,亦没有高低职位之分。其他分支与堂口分别称为“胜和”、“利群”、“洪胜”、“胜义”、“义堂”、“一平”、“二平”、“利和”、“胜堂”等等。

进入20世纪,香港经济开始繁荣起来,通商、港口等条件使得前往香港做工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多是苦力,为争饭碗,同乡或同地区的人自然要相互照顾,帮派之间常常相互争抢生意,发生械斗是家常便饭。

当时的港英政府懒得管这些打架抢生意的事情,只要不闹出人命就行,这使得帮派间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矩,以暴力手段来争取自身更多的权益,

1909年勇义堂堂主“黑骨仁”出面号召各帮会要团结起来,要有组织有纪律。于是召集了香港第一次洪门大会 , 黑骨仁也被推举为香港洪门的“开山祖师”,由于黑骨仁是正宗的洪门成员,他做了“开山祖师”之后便把内地洪门帮会的仪式和等级制度在香港帮会中传承下来。

这次大会确立了香港洪门的六个职级,老大称 “香主” ,往下依次是二路元帅、红棍、 纸扇、草鞋,最低级的普通马仔叫 “四九仔”。后来潮州帮的“义兴公司”在“纸扇”和“草鞋”之间增加了“五虎将”职位。

同时这次大会决定在各堂口名称前加一 “和”字,取以和为贵之意 , 形成既独立又联合的“和”字头三合会,比如“洪胜会”改叫“和洪胜”,“勇义堂”改叫“和勇义” 。他们的鼻祖就是前文所提赖忠所创立的“和合图”。

1909年前,前身是“胜和同乡会”(东莞市南城区胜和村)的“胜和堂宗祠”胜和堂,于香港九龙的深水埗区九龙仔成立,堂口归属和合图。1909年黑骨仁召开洪帮大会后,在名字前面加了个“和”字,“胜和堂”遂成为“和胜和”。

1925年发生省港大罢工,失业人士助长黑帮扩大,和胜和借此急速扩张,从和合图派系中的一个小堂口壮大而成为一个主导和记的社团。

1930年,和胜和宣布脱离和合图而独立于和记内,和胜和成为和字头派系的主流,于中国大陆解放后带领和记与14K、新义安等社团鼎足而立于香港。

05

14K

说到14K,就必须说到葛肇煌。葛肇煌1934年在国民革命军第93师当连长,1942年加入军统,并立下赫赫战功。1943年任军统西江独立行动大队长,1944年暗杀汪伪政府广东省长陈耀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矢崎勘十将军知道广东盛行三合会,故与汪精卫政权的官员李荫南、郭卫民、冯壁峭利用一些归国的天地会华侨人士与本地的帮派兄弟,创建了“洪门五洲华侨总会西南分会”(简称“西南本部”),来做情报工作,并逼迫小贩与苦力工人加入,以维系会中财政。

1945年日本投降的同一天,军统葛肇煌在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宝华路14号抢占了“西南本部”,改称“洪门洪发山忠义堂(会)”,并以“洪门忠义会”之名在广州展开情报活动入驻会址接管改变其性质。由于其所在为宝华路14号,因此14号成了该组织的别称。

1949年春,国民党败局已定,内部高层一方面在准备撤退一事,另一方面也在安插撤退以后的“暗桩”。保密局负责人毛人凤授意下属秘密联络两广一带的洪门组织,为国民党撤退铺路。

葛肇煌是负责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他有两重身份,一是军统的一个小头目,二是广州地区洪门“护法”。

葛肇煌到达香港后把许多旧部集合,尊蒋中正为元首,开始反共任务,再次重组“洪发山忠义堂”。由于台湾政府的资金支持,加上原本军人出身的组织性与武装能力,势力上一支独秀,形成今天“14K”的雏形。

葛肇煌的旧部主要是49年逃亡香港的国民党残部。这些人逃亡香港形成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难民潮,港英政府当时把这些败兵难民安置在摩星岭公民村。

当时的香港,拥有不少偏激的也很有势力的左派力量,他们想把这些已经缴械的蒋军残部撵出香港,因此时常去摩星岭难民区挑起事端。而这些手无寸铁但经历了无数血战的亡命之徒也不是好惹的。终于在1950年,这些亡命之徒和香港左派学生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这场冲突,让港英当局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十多万蒋军残部和他们的家眷迁往调景岭,集中安置。

住在这里的败军难民当中,有个叫马鹤凌的人,他妻子在难民营产下一子,成了难民营里最小的难民,他们给这个小婴儿取名叫马英九,日后成为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

调景岭难民营的条件十分艰苦,这些难民中不乏有曾经的达官贵人或叱咤风云的将军,但不管曾经怎么样,现在大家都同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里没人管没人问,新的秩序只能靠拳头建立起来。葛肇煌与“十四号”的帮众逃至香港,重建社团,被港英政府列为香港三合会组织。真正的洪发山总会已跟随国民政府于台北注册为合法社团,故香港当地帮派改称葛家军为14K以作识别,十四K的“K”就是国民党(Kuomintang)的首字母。当时洪发山其他字堆虽然反对其自称忠义堂系统,然而实力不足以改变抗衡有准军队组织力和武装的十四号,随几十年历史发展逐渐混淆外界也早已分不清细节,但14K之名的流传下来还是让知悉历史细节的人领略其调侃意味,暗指葛家军一众是1949年后政治力产物并非传系的洪门系统。

在1960至1990年到的三十年间,14K发展迅速,一度拥有20万会员,扩展成全球华人三大帮会之一。1990年代,不少成员渐渐向中国大陆发展。据1991年统计香港主要成员约有2万人。在1960及1970年代,因协助反共,故与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有紧密的接触及互动,然而近年14K已很少扯上政治议题,台湾政府方面亦停止资助14K。

由于其传承清朝洪门的各种秘密帮规和仪式,加上独有的三合会诗句和文化,一直是各个帮会中最具神秘性,且被视为源于洪门的正统大帮派,独特的神秘色彩。有别于其他帮会,14K非香港土生土长,充满政治色彩。龙头葛肇煌于1950年代去世,长子葛志雄继任,绰号“太子”,被视为洪门一脉相传的正统孝字堆龙头。

另外十四K还曾专门训练了一支“12K金钗”女子特别行动队,由女枭雄率领11名“美女蛇”杀手,巧使美人计引诱,曾大闹九龙城,截劫毒枭、毒品,陷害某社团,打杀劫掠,无所不为,被誉为世界黑社会大舞台上的一大奇观。

06

新义安

“义安”是潮汕的古称,潮州府古代有段时间叫做义安郡,因为潮汕地区自古属于义安郡,所以新义安又被香港人称为潮州帮。源自1866年在万安成立的潮州鹤佬帮。1919年,“万安帮”分裂,"义安帮"另开山堂,并于1921年用“义安工商总会”名义向香港政府华民政务司署注册。

向前是军统头子戴笠的心腹之一,在抗战胜利之后,向前得到军令,潜伏进香港从事间谍活动。向前潜伏到香港后,由于有军统背景,便成了有潮州帮背景的“义安工商总会”的龙头老大,听命于军统,从事间谍活动。

日本投降当日,广州“洪门五洲华侨总会西南分会”会址为葛肇煌所占领,改称“洪门洪发山忠义堂”,并领封为洪门龙头(三合会帮会龙头),葛肇煌听命于军统局局长戴笠,并尊蒋中正为蒋总统。“义安工商总会”领袖“向前”也归属于葛肇煌部下,领“洪门太平山义安堂”堂主,并获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所以,新义安和14K鼎足香港的同时,又有着“血缘”关系。

1947年义安工商总会因涉及三合会活动而被取消了社团注册,拥有国民党军衔的龙头大佬向前,将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俗称为“新义安”。

1953年,新义安龙头向前被港英政府递解出境至台湾。由其儿子向华炎执掌新义安。

1956年警方大举扫荡帮会,新义安出现了敬义、义群、大好彩等分支,后经新向氏龙头大手改革,确立帮会中的世袭制,为向氏世族,发展到1980年代,组织结构相当完善,设有“五虎”、“十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

1980年4月1日,香港《华侨日报》披露:1980年3月29日开始,警方大举扫荡新义安,近50余名坐馆、红棍、白纸扇等人被捕,成为195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反黑”行动,并被缴获一批现代化武器及黑帮文件。1994年1月8日,香港警方再次发动庞大的“扫黑”,拘捕新义安14名高层,警方一度估计新义安已发展到8至10万会员,与和胜和同为全港最大的黑帮组织。

07

洪兴的原型究竟是谁?

说了这么多,洪兴社的原型究竟是谁呢?

网上普遍流传的说法是新义安,但《古惑仔》的原作者牛佬是这么说的。27岁那年,他在电影院看周润发主演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心有所感。三年后,自立门户开画古惑仔。

帮会名字取自三年前电影中的洪兴,蒋天生模仿周润发,山鸡参照梁朝伟,而陈浩南取型刘德华。

当时电影中大佬多叫东哥,牛佬就故意取了南字,又从公司名中取了浩字,女主为了讨喜,且符合口吃特征,定名细细粒。

第一期故事,源自牛佬朋友吴志雄,也就是后来电影中的B哥。

按照牛佬的说法,洪兴社完全就没有原型,是来自电影。但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自己怎么说已经不重要了。

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你可以说,洪兴社源自14K,因为葛肇煌以蒋中正为尊,洪兴老大姓蒋--蒋天生、蒋天养。

你也可以说洪兴源自和合图, 赖忠手下有十二名小帮派首领分别为马骝王、方万仔、豆皮梅、大眼胜、尖不甩、叻仔、袁坨坨、先生多、矮仔周、扁垯垯、驼背华于崩牙才,分管十二个小帮派 。洪兴蒋先生下面也有12堂主:

1、旺角区揸FIT人 - 十三妹

2、尖沙咀区揸FIT人 - 太子

3、葵青区揸FIT人 - 韩宾

4、深水埗区揸FIT人 - 靓妈

5、铜锣湾区揸FIT人 - 细B→陈浩南

6、北角区揸FIT人 - 肥佬黎→灰狗

7、屯门区揸FIT人 - 恐龙→山鸡

8、西环区揸FIT人 - 无良→陈耀

9、九龙城区揸FIT人 - 细眼→伊健→亦龙

10、香港仔区揸FIT人 - 巴基→大飞

11、观塘区揸FIT人 - 大宇→大天二

12、柴湾区揸FIT人 - 马王简→山鸡

无论原型是谁,白驹过隙,往日江湖风云已然不在,几十年间,人间早换模样。

非典中,香港夜总会生意一落千丈,非典后,尖东最旺门面,从夜总会变成挤满游客的金店和卖奶粉的药房。

2004年,砵兰街朗豪坊大型购物中心落成,红灯区已成传说。大型商场引入安保公司,社团无处收取保护费,就连代客泊车,也被电子货币结算取代。

前帮派大佬抱怨:现在古惑仔自己赚钱自己花,哪有人维护社团。以前出来谈判,还互相尊重对方是什么字头、辈分,还摆酒念诗,现在谁讲究这些?

特殊时期诞生的特殊黑帮已消亡,一同消失的还有重情重义的岁月。

刘伟强说没有拍够《古惑仔》,但拍不动了: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那团火已经弱了,拍《古惑仔》需要一把很热烈的火,打个火机都有气势。

2017年大鹏拍《煎饼侠》,结尾时,古惑仔穿着皮衣,玩着打火机走来。影院中一片惊叹声,像重逢一个遗忘已久的梦。

香港葛肇煌是客家人吗?

是。

1894年葛肇煌出生于惠州客家博罗的一个小吏家里,父亲是清朝末年的小吏,家境算是殷实。

葛肇煌(?——1953),广东河源人。曾在国民党第九十三师担任通讯营营长,后加入军统。日本战败投降后,接管旧帮会,并自称洪门忠义会,后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帮会组织。1953年,病死于香港。

《古惑仔》里,他才是14K的

1947年,14K的前身、广东洪门帮派领袖葛肇煌,在广州市成立原名为“洪发山忠义堂”亦称“洪门忠义会”的洪门帮会。至1949年,葛肇煌到达香港后,为掩人耳目,改称“14K”,成员各自解散到香港、台湾、泰国、东南亚等地,以至欧、美、澳、加等地,而葛肇煌则在香港重组了部份成员,形成14K的雏形。

14K,香港著名的国际性黑社会组织,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时香港规模最庞大的三合会组织。由葛肇煌于1949年在香港创立,其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洪发山忠义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14K势力已扩展至澳门。除香港、澳门以外,14K还活跃于西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地,与台湾竹联帮、四海帮,美国华青帮,东南亚私会党等帮会组织关系密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4K成员达十几万人。

随着香港黑社会由百花齐放的盛世,至97回归后遭逢巨变,像陈惠敏这样一位身份跨界极多,涉猎范围极广的帮会大佬,可说独一无二,也将后无来者。陈惠敏的人生和帮会分割不开,他是地下世界的活字典,由他来讲述黑社会的盛衰变化,真实度百分百。

陈惠敏,加入14K超过半个世纪,属元老级,是大佬中的大佬,江湖辈分高,具名气,义字当头,得红黑白各道尊重,因此红事白事均会邀请他出席。有次到深圳出席黑帮“和胜和”大佬的婚宴,警方怀疑婚宴上暗中进行扎职仪式,大举出动350名荷枪实弹特警冲入会场,每桌由四名持枪特警包围,拘捕了200多名宾客,包括陈惠敏。

“很多江湖中人有喜宴,都会请有名气辈分高的大佬去讲几句吉利说话,为醒狮点睛。我就是应邀去做嘉宾,公安也知我是14K,不是和胜和的,身份纯粹是嘉宾,所有人都要验尿,验DNA,我不怕,我没吸毒。”

“后来我申请转做员警,当时还没‘卧底’二字,警察不会派卧底渗入黑帮,否则哪有黑钱收。”

“60、70年代的香港黑社会百花齐放,贼即是兵,兵即是贼,没人可以做清官,你不去收黑钱,黑钱会送入你袋。不可以不要,收了捐作慈善,也可以;如坚持不收,便会被孤立,调去守水塘或沙头角。”

斗心极重的陈惠敏不甘于做个收入不高的警察。“我申请做扫毒组,只要付五千元就可以进入,当时规定扫毒组三个月要换一批人,但这三个月内最少可以‘赚’一万五千元。”

“那年代有很多白粉档,在尖沙咀海防道一带便有几个档口,白粉一包包的卖,有十元装,五元装和两元装。道友在后巷吸完毒便到附近的大排档去食牛什粉,虽然一百米外就是警署,这一带却是警察禁区,警察不巡逻,怕吓走道友,便没‘片’收。”(“派片”即是行贿)

陈惠敏形容当差是一门生意。“如果懂得找门路,很容易就升职。例如外籍警司娶的是中国太太,那就好办了,买一对十多二十万的男女套装劳力士手表送给她,很快就可以升做沙展,做沙展三个月可赚几十万。鬼佬(当时对外籍上司的统称)虽然有权,仍要靠本地的警员,他们连白粉档在哪里也不知道,所以探长收的黑钱一定多过警司。”

1967年陈惠敏被警队发现是帮会中人,于是退役,真正开展他的帮派生涯。他知道要“响朵”(黑社会之人上位),他必须轰轰烈烈的打几场架,“有时一天打两次,几乎天天打,有时十天八天才打一次,亦曾遭到袭击,被人用力劈,幸好我识功夫,把对方的刀也抢了。

1976年,陈惠敏在梁普智指导的电影《跳灰》中扮演冷面杀手。

1977年,在《铁拳小子》中饰演方敏。

1981年,在黄志强导演的《舞厅》中担任主角。

1983年,因出演电影《杀入爱情街》被提名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1992年在《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中饰演东星老大骆驼。

1998年在《龙在江湖》中饰演社团老大眉叔。

2001年在《买凶拍人》里饰演“洪兴”的标哥。

2009年出演电视剧《青山绿水红日子》。

葛肇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月笙、葛肇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近期嘉兴市

更多 >

近期杨浦区

更多 >

近期东营市

更多 >

近期阿克苏地区

更多 >

近期阜阳市

更多 >

近期屯昌县

更多 >

近期黔江区

更多 >

近期池州市

更多 >

近期璧山县

更多 >

近期上饶市

更多 >

近期海北藏族自治州

更多 >

近期澎湖县

更多 >

近期荣昌县

更多 >

近期大足县

更多 >

近期昆明市

更多 >

近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更多 >

近期潼南县

更多 >

近期通化市

更多 >

近期玉树藏族自治州

更多 >

近期三明市

更多 >

热门文章

襄樊市

更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刑法第三章(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罪名)
广告位

苹果2019财年第二财季净利润115.6亿美元,同比降16% |  一个拉神不够!尤文再祭出免签神功 马塔或来投 |  “宝瓶座伊塔流星雨极大”“木星合月”等天象将在5月上演 |  9000元宠物鸡被偷走 找到时已拔光毛准备下锅 |  《拜见宫主大人2》收官:剧情大反转,结尾留悬念! |  上海建桥学院将扩招围棋本科生 |  心相通 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时间 |  难道还想继续堵在路上? 2019“五·一”... |  不老女神林志玲活动照 对镜么么哒 |  印度唯一航母入港时失火 一名救火军官遇难 |